《宿迁学院预算管理机制优化方案》

作者:赵倩     编辑:王羿翔     审核:徐静如     时间:2024-12-23 点击数:

宿迁学院预算管理机制优化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强化预算管理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22128号)《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158号)《江苏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方案》(苏政发〔202488号)等法规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发挥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完善公开透明的预算编制制度,明确预算编制标准,给予教学单位更多的预算安排知情权和资金使用权;健全预算绩效监控机制,完善预算绩效监控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绩效;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财务预算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共享共用机制,推进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坚持把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和保障校党委行政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二是坚持从严从紧。以收定支控制支出预算总规模,树牢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勤俭节约办事业。三是坚持绩效导向。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四是坚持数字赋能。依托校园信息化数据集成平台,完善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数字赋能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环节,提高预算安排精准性。


三、主要举措

(一)深化零基预算

1.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建立节约型支出机制,改变“基数+增长”只能增不能减的传统做法。

2.加强项目库管理。把项目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除基本运转支出外,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项目库管理,未纳入预算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安排预算。

3.完善入库项目遴选机制。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实行动态滚动管理,做实做细项目储备。财务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入库项目,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等要素进行会商,按照轻重缓急对项目排序,推荐预算安排。

(二)健全支出标准体系

1.规范基本支出标准。围绕“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基本需求,研究制定归口管理经费的支出标准,确保同类经费在各使用部门之间分配标准合理、公开透明,既保障基本支出分配的公平性,又体现保证学校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倾斜性。

2.明确专项支出标准。完善实验实习费、实验维持费、毕业设计费、专业建设费、学科建设费、教育管理费、研究生联合培养费、研究生创新基金等教育教学运行支出标准,教学单位经费安排规范透明。

3.健全通用资产配置和更新标准。明确各类人员通用资产配置的数量、价格、技术标准等,确保资产配置与单位职能相匹配;明确通用资产更新条件,建立资产存量与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挂钩机制,充分结合存量资产使用状况审核新增资产,优化资产配置,从源头节约资金。

(三)优化预算执行管理

1.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按照预算安排的项目及额度安排支出,不得调做他用或随意调整预算支出内容,不得超预算无预算开支。原则上年度中间不得新增预算事项,急办事项通过部门资金调剂解决,必办事项论证通过后列入下年度预算安排。

2.规范预算调整及结余结转。预算年度内各预算项目只可申报调整1次,预算执行有结余的,根据项目性质由学校收回统筹或结转下年。其中,运转类基本支出、运转类项目支出有结余的,学校收回统筹安排。个人教科研项目,在项目周期内自动结转下年,项目结题后有结余的,转入课题结余专户。归口部门划拨二级单位的党团活动费、工会活动费可跨年度结转使用。

3.强化执行进度考核。财务处按季度通报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9月份起逐月通报。预算执行进度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部门单位整体执行进度达92%的,年度综合考核财务得分为满分,不足92%的,按照考核办法扣减财务得分。

(四)建立绩效评价长效机制

1.成立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分管财务校领导任组长,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重大项目绩效评价相关工作。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财务处,财务处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2.探索实施“投入产出”绩效考核。将各教学单位投入产出绩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选取总业绩点占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到账纵横向科研经费与创收等收入之和占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两个指标考核点,通过格次赋分法加权计入总分。

3.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各职能部门对归口管理的30万元以上的特定目标类项目开展绩效自评价。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选取不低于20%的重点项目进行再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应用,适时公开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为优的,优先安排下年度项目预算;评价结果为差的,延续性项目不再继续安排,一次性项目压减归口管理部门下年度项目经费5%,且3年内不得新增安排同类项目经费。

(五)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1.上线财务影像档案管理系统。强化财务档案数字化管理,提高财务档案存储、检索和使用效率,提升财务管理智能化水平。

2.上线预算管理系统细化预算编制、指标管理、预算调整等工作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预算业务控制规则,规范预算管理。

3.强化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信息交换。推进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机制优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按照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排定工作计划统筹推进预算管理各项工作。

(二)加强培训引导

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预算管理机制改革优化的宣传引导,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推动全校上下牢固树立“花钱要问效”的绩效理念,为各项预算新举措的落实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取得工作实效。

(三)强化监督反馈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协同配合,认真履行单位财务管理的主体责任,对照方案内容积极做好预算管理各项工作,及时反馈预算管理机制优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财务处会同纪委机关、审计处对各部门单位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督办,对工作开展不力的部门单位进行专项督导。


Copyright© 2020 宿迁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黄河南路399号